第342章 缺了些历练-《财经新手有系统》
第(3/3)页
等他转达了邓教授对吴卫军目前遭遇的分析,便是吴师公也是精神一振:“对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
王振济清楚地看到吴师公年迈脸上那种如释重负,顿时笑了起来:“吴师公,您是关心则乱。”
吴卫军能不能更进一步,就看他在这次的被指谪过程中,能不能顶住所有的压力。
很多时候,做一把手领导的都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指责和怀疑,压力是很大的,能不能在这种压力下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而且依然能够冷静地处理工作,就是领导们提拔下属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那种一遇到事情就急急忙忙为自己辩解,太注重名声的人,很多时候,就很容易被外面的舆论所左右,影响了工作上的判断。
至少,经过邓教授这么一点醒,王振济觉得,吴卫军现在的局势,确实是跟考验十分相似。
“唉,我以前,总说你们梁师公太冷漠,有时候不太近人情,现在想来,倒是我自己落了俗套,看不开名利。”吴师公颇为惭愧地道:“当初就是你梁师公建议你梁师兄跳出经济稽查局,去证券监理这个大染缸里走一走的。我之前一直觉得他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现在看来,倒是我,眼光短浅了。”
事关两位师公之间的暗中较劲,王振济只能微笑着不说话。
暗自一对比,梁莫龙这几年在证券监理局确实是带队做了不少大案子,尤其是两次出京巡查,担了不少压力。
而吴卫军则基本上是在京城附近进行一些单位的经济稽查工作,而且很多时候是在吴师公曾经任职的地方做,面对的压力和次数,都比梁莫龙要小很多。
两人都是搞经济审查的工作,但梁莫龙面对的案件更直接,数额更巨大,难度也更高。尤其是这一次巡查汇金这座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国际城市,面临的困难是放大了数倍。
敢临时抽调王振济前去帮忙查案,这已经显示出梁莫龙的魄力。
换成其他人,谁敢用王振济这样又年轻又没有编制,且与梁莫龙有着明显亲近关系的社会人员去查案?
不怕被人诟病吗?
但梁莫龙就是大大方方地用了,而后,配合着王振济,交出了一份让上上下下的领导都十分满意的答卷。
这就是历练!
一旁的彭见祥这时便笑道:“其实卫军哥和莫龙哥都是很厉害的,只不过莫龙哥的工作环境与卫军哥不一样,情况不一样,我们刚刚经历了一番莫龙哥的激烈厮杀,自然是担心卫军哥会因此被盯上,这也是人之常情。邓教授身在局外,反而能看得清楚。”
一句话,能帮领导背黑锅的属下,才是值得信任的属下。
“也罢。”吴师公这时已彻底清醒过来,便慨然道:“那我们就不必急于帮卫军解释了,当然,和魏国柱那边,还是要继续保持联系和沟通。这也正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我们的大度。”
王振济与彭见祥顿时相视一笑。
等从吴家告辞离开,彭见祥在车上便感慨地表达了对王振济的佩服:“小师弟,你真行,居然敢这样劝说吴师公。”
换成其他的师兄们,难道不怕被吴家误认为不想帮忙,或者不想尽心,想撇开关系吗?
再说,万一邓教授分析的错了呢?
“我是觉得,卫军哥和莫龙哥相比,差了一点厮杀的狠劲。”王振济谨慎地道:“他还是被吴师公一家保护得太好了。
“也有工作环境的因素。”彭见祥一针见血地道:“证监行业,要求的就是抓大放小,经济稽查则是非黑即白,两边的容忍度不一样,干系也不一样。这个度,要靠自己去揣摩。你上次配合着莫龙哥做的结论就极好,只对那一单事,结果符合大家所有人的预期。”
“在京稽查则要求很细致,稍有疏漏,便会影响名声。要我看,说不定,是上面的领导想让吴师兄换换环境了,所以,测测他的心里承受度,以及那杆尺的黑白程度。”
“不过,这也只是我的猜测,咱兄弟俩聊聊就算了,你可千万别对其他人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