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三年(五)-《免疫人生》
第(2/3)页
有钱谁都会花,尤其国企更是注重“形象”,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化工作和生活环境。
生活区这边,临街的围墙全部拆除,换成了精美的钢制防护栏,防护栏和楼房之间的空地,也开垦成花园,里面是一片片的迎春花、玉兰花、月季花和四季青,从街道上透过防护栏看进来,美不胜收,而楼房的住户透过窗户望出去,更是心旷神怡。
西墙外是刘家庄,北墙外是宁安河,依旧保留着围墙,不过也经过了美化。红砖墙面上挂了一层厚厚的水泥,看起来干净整洁,而且还特意从美专(安城市美术中学)请来数位教师,让他们在外墙面上画了很多水粉画,很漂亮。
除了楼房与围栏间出现了很多花池,楼与楼之间,也都有花池。
比如李恺家的老故居24号楼,原本与23号楼和25号楼之间的空地都被这几栋楼的住户们“自觉”的划片“承包”了,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
现在全部被清理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圆形花园,同时,每栋楼前也出现了绿化带,里面种满了太阳花(俗称“死不了花”)。
子弟学校也脱胎换骨了,原本的二层教学楼改成了教师办公楼,所有的平房教室被全部推倒,就地起了一座六层的教学楼,小学到初中九个年级一共二十七个班,全部囊括其中。操场也扩大了一倍多。
九四年起,安城市教育系统有了重大改革,子弟学校开始面向社会招生。公立的中学里,很多改成职业技术学校,比如安城六中现在叫职教中心,安城五中是一职中,安城四中是二职中,九中成了特教中心(学生都是有缺陷的孩子,聋哑儿童为主),而女子中学(安城十四中),成了女子职业中专。
安城十一中只保留初中部,成为一中分校;安城十三中成为三中分校;安城八中成为二中分校,等等等等。
教育的侧重性更加清晰。
与李恺前世的记忆对照,这些变化并没有太大出入,只不过时间提前了。前世里教育系统的改革是从今年(1997年)才开始,而这一世,1996年夏季改革就已经全部完成。
机械厂子弟学校现在每个年级设有三个班,每个班的学生数也不局限为四十人。
乐佳超市机械厂店再次扩大,原址成为B区,主营生鲜,A区是原来的生活区锅炉房,使用面积有八百多个平方,而且内部空间的挑高有十多米。
前年机械厂生活区连接了热电厂供热管道,冬季不再自己烧煤供暖,锅炉房被废弃。苑大志及时出手,将这些地方都租赁下来(包括储煤场)。
A区销售除生鲜以外的其他商品,储煤场建了座冷库。
“职工浴池”也被人承包,增添了很多付费项目,比如搓澡,足疗等,门票也涨了,从五毛翻成了两块。
……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原本的露天观影广场,早就不再放映电影,场地却没有得到利用,不小的一块地方,如今成了孩童们玩耍的游乐场地。
李恺走进不远,就来到这片广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