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王勃的《滕王阁序》描写的正是南昌,大宋这时候叫洪州。 三江是指长江流过彭蠡(今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 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三江五湖道尽了洪州地理位置之紧要。 张过自扯旗造反以来,第一步就是进攻洪州。一万天师军在大宋的腹地,根本就是无可抵御的一股力量,洪州被围没多久,就城破了。 自知州以下,洪州官吏大部分投降了天师军,少部分战死。 拿下洪州,天下局势骤变。 洪州在长江的中游,是大宋五大造船基地之一。 所谓控蛮荆而引瓯越,按后世的地理来说,就是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都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 而且顺江而下,就是江南膏腴之地。 这个地方一丢,顿时震动朝野。赵佶再也无法忍受,一天三道旨意催促折家军速速赶路,同时命韩世忠集结军队,立刻剿匪。 这时候赵佶的心态极为紧张。张过的起事好比当年的方腊,那时候是童贯带大军去剿灭的。现在再让童贯去剿匪,实在是军力疲乏,刚打完幽州,不管打赢没打赢,可是的确是打过一场。 这一场打完,军队也累,而且赵佶钱包还空了,他没钱再出动大军了。 军队是没钱不动手的,赵佶就算是皇上也没用,钱比圣旨好使。 他如今手里这点钱,顶多是给韩世忠凑一两万人,再多,没了。 可是不花钱真不行,天师道占据洪州,这可不像方腊在青溪县那么简单。洪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而那里的经济情况也远不是青溪县能比的。 古时候的一个城池可以看作一个物资集结点。青溪县能有什么?一个小县城,物资匮乏,而且在山沟里出入不便。 洪州就不同了,这座千古名城是江西第一大城,后世是江西的省会,可见他的地位和富庶。 洪州坐落在赣江上,赣江水联系着鄱阳湖——本时空叫彭蠡湖(为了方便作者就称为鄱阳湖),进而连到长江。一旦长江沿岸各个城市被天师军拿下,那么大宋就事实上被分成了两块——北宋和南宋。这样都不用等靖康耻,现在直接就分裂了。 而且江南在长江之南,膏腴之地等于归了张过,如果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开封的粮食都成问题——江南粮仓没了。 这让赵佶如何不着急上火。他一天几道圣旨的催促折家军速速行军,尽快夺回洪州,剿灭天师军。 当然,如果折家军死完了,他也很高兴。 这时候又没有高铁 和飞机,就是赵佶再着急,折家军也不能飞,还得安步当车的前进。 在东胜州的会议上秦牧做出了决议,发兵去打天师军。 这不是为了赵佶,不是为了大宋,也不是唱高调为了大宋的百姓免受刀兵之苦,而是秦牧秉承了一贯的理念,危机危机,危险中蕴藏着机会。 如果任由张过发展起来,那么以张过的精明,他一定会做得比赵佶强得多。 到时候凭空多了一个强敌,实在不是好事。与其如此,不如把天师军消灭在萌芽。 其次长江水道也在秦牧的整体规划之内,公孙胜还去两湖给他找桐油呢。即便没有这个原因,这条黄金水道也不能任由张过霸占。要霸占,也得是近卫团来霸占。 所以必须出兵。 不过出兵是出兵,秦牧却没有第一时间跟着大部队行动。 这次折家军还是三千人,以折可存领军,同时近卫团的一连留下一个排守护地方,剩下两个排跟随行动。 折家军依然是走的老路,先到汴梁,然后经过微山湖时候,近卫团二连的两个排会和大部队会合,这样折可存就有底气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