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缘起缘灭-《宫华梦》
第(3/3)页
“别哭了。”元帝手执丝绢搵着傅绮筝眼角的残泪,“朕还要与大臣议事,再哭就是误国了。”
傅绮筝闻言破涕为笑:“臣妾先回去了,今日的事文月也是一时情急,皇上别怪她。”
出了乾宁宫,年锦安候在外面,连忙过来扶着傅绮筝,见傅绮筝双眸红肿,忧心道:“娘娘怎么哭了。”
傅绮筝不禁苦笑:“数载情谊真心相待,却禁不起只言片语的挑拨,世间的姐妹当真只有血缘亲情才靠得住。”
“奴婢在外面也略微听到了些,兰容华的言辞确是让人心寒,奴婢也替娘娘不值。”年锦安叹息道。
出了乾宁门,年锦安方才道:“娘娘,大学士让奴婢转告娘娘,秦侍郎一案斐家已经收手,不再诬陷秦侍郎是主谋,待御史台结案,便会以失职论处。”
傅绮筝叹道:“太后首战告捷,本宫这一步也不是白退的,改日邀王贵人来宫里坐坐。”
“是。”年锦安又道,“奴婢看兰容华……”
傅绮筝望着前方的长路,凝眸道:“她羡慕我的家世,可知高处不胜寒?她只看到了我如今的风光,可曾想过我这一路走来的跌跌撞撞,她入宫至今毫发未伤,平安生下蕙颖,她不曾体会过何谓命悬一线,何谓四面楚歌,如今有了身孕还要时刻提防着别人的暗算。”
“兰容华曾经的荣宠都得源于娘娘,为护她周全,娘娘吃了不少苦,她这么做着实不该。”
“她的荣宠是她应得的,今后的路,或许该让她自己走了,本宫曾多次想让她直面风雨,最终都于心不忍,如今是不得不放手了,或许她不再需要也不想要本宫这个姐姐的庇佑了吧。”
“娘娘在初澜宫时可曾戴过玉镯,奴婢依稀记得,却从未向娘娘求证过。”
“那是玉姨娘给本宫的,后来本宫将它给了浣裳局的云清,云清死后便随她入葬了。”
年锦安感叹道:“那当日李公公所要找之人应是娘娘而非兰容华了,一场阴差阳错,竟让娘娘吃了这么多苦头。”
“姑姑此话何解?”傅绮筝诧异。
“当日李公公亲自来向奴婢询问戴有玉镯之人,奴婢依稀记得是娘娘,可后来一见娘娘手上没有,而兰容华手上却戴了,奴婢不敢妄自猜测,于是只告诉了李公公是兰容华。”
傅绮筝仍是不解:“这又如何?”
“奴婢刚刚与李公公在乾宁宫外说起此事,公公告知奴婢他是奉皇上之命前来寻找在御花园弹琴之人,此人手上戴有玉镯,说皇上为琴音所触动,格外青睐抚琴之人,碰巧娘娘又教会了兰容华弹那首曲子,正是这一番阴差阳错才有了兰容华当年的荣宠,那本该是属于娘娘的。”
傅绮筝停下步子,年锦安的话犹在耳畔,细细回想,惊然一愣,难道真实天意弄人。
自上次脱险回宫便不曾再弹过《华鸳》,如今弹起虽有些生疏却意韵犹存,夜里于寝殿抚起这昔时之音,距那日已二载有余。
“怎么突然抚上琴了。”元帝悄然走入,已站在傅绮筝身后。
傅绮筝起身,看着元帝嫣然一笑:“当日御花园里皇上藏着的那把好琴可还在?于臣妾来说,那可比月下筝和云上音更加名贵。”
元帝伸手轻揽住傅绮筝,望着其面容言:“果真是你。”
傅绮筝瞥了元帝一眼,轻讽道:“皇上几时猜到过。”
元帝淡淡道:“说了朕与你心有灵犀,还用猜吗?”
傅绮筝遂抱怨:“那皇上为何罚臣妾去雨明宫。”
“这……”元帝一时语塞,急中生智环顾四周道,“朕不是已经把这景颐宫补偿给你了?你既已笑纳,就不准再计较。”
“皇上明日把那琴送来,臣妾就不计较。”“何须等明日。”元帝遂吩咐李常海前去取琴来,又道,“这是恭贤皇后之琴,父皇以恭贤皇后之名将其命名为“瑶韵”,一直存放于颐华宫中,鲜有取出,那日不过在御花园放了一个时辰,竟被你给逢上了,许是你与此琴有缘,恭贤皇后故去多年,就此闲置未免可惜,它也该有个新主了。”
傅绮筝轻抚过弦面,既是颐华宫之物,这景颐宫如何能容下,不日当归置正宫才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