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許,你不要有任何顧忌,什么情況都跟我說說,我心理素質過硬,抗得住!”吳蘭爸爸也趕緊說道。 許衛國嘆息一聲,“吳叔叔,你是不是經常失眠?” “這...這也能檢查出來!”吳蘭爸爸徹底震驚了。 “爸,我說,我哥可是神醫,就沒有他檢查不出來的,比你的那些醫生都要厲害!”吳蘭說完,又緊張的看著許衛國,“哥,你趕緊說說,我爸到底是什么病?” 許衛國開口道:“吳叔叔的病就是失眠。” “原來是失眠啊!我還以為是什么大病呢,嚇我一跳!”吳蘭爸爸聞言,嘴角微微上揚。 就連吳蘭也是送了一口氣。 “你們覺得失眠很輕微,不是病么?”許衛國反問道。 “失眠算什么病。”吳蘭爸爸搖搖頭,“像我們這些人,失眠多了去了,經常只睡一兩個小時的,那都是家常便飯。”….吳蘭點點頭,“哥,說到失眠,其實我也經常失眠。” 許衛國搖搖頭,“失眠是一種病...得治,常見病癥是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下降和睡眠時間減少,記憶力、注意力下降等。” “失眠按病因可劃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確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遺留失眠癥狀,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發性失眠和主觀性失眠3種類型。原發性失眠的診斷缺乏特異性指標,主要是一種排除性診斷。當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被排除或治愈以后,仍遺留失眠癥狀時即可考慮為原發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在臨床上發現其病因都可以朔源為某一個或長期事件對患者大腦邊緣系統功能穩定性的影響,邊緣系統功能的穩定性失衡最終導致了大腦睡眠功能的紊亂,失眠發生。繼發性失眠,包括由于軀體疾病、精神障礙、藥物濫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與睡眠呼吸紊亂、睡眠運動障礙等相關的失眠。失眠常與其他疾病同時發生,有時很難確定這些疾病與失眠之間的因果關系,故近年來提出共病性失眠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同時伴隨其他疾病的失眠。” “失眠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方面:睡眠過程的障礙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下降和睡眠時間減少。日間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功能下降、注意功能下降、計劃功能下降從而導致白天困倦,工作能力下降,在停止工作時容易出現日間嗜睡現象。大腦邊緣系統及其周圍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心血管系統表現為胸悶、心季、血壓不穩定,周圍血管收縮擴展障礙;消化系統表現為便秘或腹瀉、胃部悶脹;運動系統表現為頸肩部肌肉緊張、頭痛和腰痛。情緒控制能力減低,容易生氣或者不開心;男性容易出現陽萎,女性常出現性功能減低等表現。其他系統癥狀,容易出現短期內體重減低,免疫功能減低和內分泌功能紊亂。” “難道你們都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么?”許衛國有些詫異問道。 而在聽到許衛國說的這些后,吳蘭父女兩人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緩緩點頭。 “成年人失眠的診斷標準:失眠表現入睡困難,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睡眠質量睡眠質量下降,睡眠維持障礙,整夜覺醒次數≥2次、早醒、睡眠質量下降;總睡眠時間總睡眠時間減少,通常少于6小時。在上述癥狀基礎上同時伴有日間功能障礙。睡眠相關的日間功能損害包括:疲勞或全身不適;注意力、注意維持能力或記憶力減退;學習、工作和社交能力下降;情緒波動或易激惹;日間思睡;興趣、精力減退;工作或駕駛過程中錯誤傾向增加;緊張、頭痛、頭暈,或與睡眠缺失有關的其他軀體癥狀;對睡眠過度。….失眠根據病程分為:急性失眠,病程<1個月;亞急性失眠,病程≥1個月,<6個月;慢性失眠,病程≥6個月。 診斷失眠的標準流程與臨床路徑如下:病史采集,臨床醫師需仔細詢問病史,包括具體的睡眠情況、用藥史以及可能存在的物質依賴情況,進行體格檢查和精神心理狀態評估。睡眠狀況資料獲取的具體內容包括失眠表現形式、作息規律、與睡眠相關的癥狀以及失眠對日間功能的影響等。可以通過自評量表工具、家庭睡眠記錄、癥狀篩查表、精神篩查測試以及家庭成員陳述等多種手段收集病史資料。推薦的病史收集過程如下:通過系統回顧明確是否存在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疾病,還要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各種類型的軀體疾病,如皮膚瘙癢和慢性疼痛等;通過問診明確患者是否存在心境障礙、焦慮障礙、記憶障礙,以及其他精神障礙;回顧藥物或物質應用史,特別是抗抑郁藥、中樞興奮性藥物、鎮痛藥、鎮靜藥、茶堿類藥、類固醇以及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史;回顧過去2~4周內總體睡眠狀況,包括入睡潛伏期,睡眠中覺醒次數、持續時間和總睡眠時間。需要注意在詢問上述參數時應取用平均估計值,不宜將單夜的睡眠狀況和體驗作為診斷依據;推薦使用體動睡眠檢測儀進行7天一個周期的睡眠評估;進行睡眠質量評估,可借助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問卷等量表工具,推薦使用體動睡眠檢測儀進行7天一個周期的睡眠評估,用指脈血氧監測儀監測夜間血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