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許衛國思索片刻,嘴角微微一笑,“去,為啥不去呢?” 對于許衛國這個決定,現場的人都有些不太理解。 “衛國?” “許大哥,這很有可能是鴻門宴,你還去?” “衛國,咱們要不再想想?” 許衛國擺擺手,笑著道:“冉秋,你既然提到了鴻門宴,那你可知道這里面的故事?” 冉秋不太確定道:“好像說的是項羽和劉邦的故事,具體我就不太清楚了,總之表示去的地方很危險!” 許衛國點點頭,隨即看向其他人,“你們呢?有人知道鴻門宴的故事么?” 婁曉娥搖搖頭,“這連冉秋都不知道的故事,我和杜月就更不知道了!” 許小丫舉起手,“爸爸,小丫想聽故事!” 杜月,“你給講講?” 許衛國笑著點點頭,“剛好還有時間,那我就給你們講講這鴻門宴的故事!算是上課了!” “鴻門宴,是漢語中一則源于歷史典故的成語,典出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這則成語意指不懷好意、居心不良的邀宴,比喻想要加害客人的宴會。這點和冉秋說的一樣。” “故事里面講述楚國上將軍項羽,降服了秦將軍章邯,指揮大軍進取秦都咸陽。殊不知沛公劉邦已兼程改道,進入關中,先項羽而占領咸陽,并駐重兵于函谷關。 劉邦入關后不久,項羽也帶著自己的隊伍趕往咸陽,卻被擋在了函谷關外,一打聽才知道劉邦早已進駐咸陽。項羽大怒,奮力攻破函谷關,劉邦的守關將士抵擋不住,棄關而逃。項羽指揮大軍一路追到新豐,在鴻門設下大營。 此時,劉邦的下屬曹無傷叛變投敵,對項羽說,劉邦想稱關中王。憤怒的項羽下令,第二天一早諸侯聯軍吃過早飯就對劉邦部隊發起總攻。 項羽的謀士范增也說,劉邦本為貪財好色之徒,進入咸陽之后,他的行為有些改變,不近女色,不斂錢財,可見他的志向不在小,有野心,必須趁他羽翼未豐時把他消滅掉。如果聽任他發展壯大,將來后悔也來不及了。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和張良是好朋友。他偷偷地跑到劉邦軍中通知張良逃跑避難。張良把項伯引見給劉邦。劉邦為了拉攏項伯,和項伯訂了姻親。然后在第二天早上劉邦帶著一百多人來到鴻門見項羽。劉邦恭敬地對項羽說:“我從來沒有在關中稱王的打算,我只不過是來為將軍打前戰的。”項羽見劉邦這樣說便在鴻門設宴款待劉邦。 鴻門宴上,范增多次向項羽使眼色,讓他殺了劉邦,但項羽遲遲下不了決心。于是范增便找來了項羽的堂兄弟項莊,讓他假裝在酒席上舞劍,趁機殺掉劉邦。項莊依計行事。項伯看出了項莊的真正用意,也拿起一把劍和他對舞,以保護劉邦。….張良見形勢危急,就跑到門外對樊會說了里面的情況,樊會急忙拿著劍和盾進入營帳來保護劉邦。項羽問這是誰,張良說是劉邦的車夫。項羽見樊會是個壯士,就賞給他一個生肘子和一斛酒。樊會趁機用發牢騷的話來說明劉邦沒有稱王之意。項羽無話可說。 過了一會,劉邦假裝上廁所,從小道偷偷離開了鴻門。與此同時,張良奉上一雙白璧和一雙玉斗,分別獻給了項羽和范增,項羽收了白璧,只顧著賞玩物件,不理其他。范增氣得把玉斗摔得粉碎,憤憤地說:這小子不能成大事,奪取天下的一定是劉邦啊。” “ 鴻門宴”是個危機四伏的宴會,但劉邦終因張良之謀和樊會之勇得意脫險歸去,這顯示出了劉邦集團高超的管理能力,巧妙地化解了危機,為日后的勝利爭取了時間。這個典故也反映出領袖人物的性格在歷史發展重要關頭上所起的作用。劉邦在鴻門宴上能化險為夷,既源于他對客觀情況,以及危機和風險的正確認知和判斷,也源于他善于利用對手的性格弱點。正因為這些,劉邦才能在鴻門宴中做出正確的決策,化解風險,安全逃脫。” “現在...你們知道這成語的故事吧!” 婁曉娥、冉秋、杜月、許小丫齊齊點頭。 “這項羽也太優柔寡斷了,難怪拿不下天下!”婁曉娥沒好氣道。 “劉邦還挺狡猾的。”杜月說完,還悄悄看了一眼許衛國。 “咳咳,媳婦你看我干嘛,我又不是劉邦,我才沒他那么憋屈呢!”許衛國再次開口問道:“那你們現在覺得我要不要去參加全院大會呢?” “去!當然得去了!”婁曉娥第一個站出來說道:“去了,好歹有機會成為劉邦,要是不去,那就是縮頭烏龜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