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婁曉娥今天很高興-《四合院:別惹我,我只想種地》


    第(3/3)页

    “我...”本來還想聽聽許衛國的夸獎的,結果卻等了這么一句話,周仁美心里那叫一個氣啊!

    “其他的我也知道!”周仁美吼一聲,便繼續說道:“蘭花通常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鱗莖;假鱗莖卵球形、橢圓形或梭形,較少不存在或延長成莖狀,通常包藏于葉基部的鞘之內。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并圍抱假鱗莖,有關節。

    花葶側生或發自假鱗莖基部,直立、外彎或下垂;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較少減退為單花;花包片長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較大或中等大;萼片與花瓣離生,多少相似;唇瓣3裂,基部有時與芯柱合生達3-6毫米;側裂片直立,常多少圍抱芯柱,中裂片一般外彎;唇盤上有2條縱褶片,通常從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時末端膨大或中部斷開,較少合而為一;芯柱較長,常多少向前彎曲,兩側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時具短毛,花粉團2個,有深裂隙,或4個而形成不等大的2對,蠟質,以很短的、彈性的花粉團柄連接于近三角形的粘盤上。

    通常見到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芯群和雄芯群等幾部分組成。蘭花是一種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處就在于它的花結構與眾不同。蘭花結構的奇特是為了適應昆蟲傳粉,且具芯柱、芯喙、花粉團和唇瓣等,加之,蘭花為兩側對稱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芯數目減少、子房下位、花形狀、大小和顏色多樣、多為草本植物、附生或腐生。”

    “這邊是蘭花的形貌特征!夠了吧!”

    許衛國搖搖頭,“你遺漏了最為關鍵的栽培技術!”

    “這....”周仁美微微一愣,想了一會,最后搖搖頭,“這個...我真的想不起來了。”

    許衛國并沒有責怪,而是直接開口道:“蘭花栽培技術,首先是分盆,在滿盆以后進行分盆,一般2~3年1次,以3月至4月上旬,或10至11月中旬進行為宜。分盆時,盆土要干燥些。如是濕泥,則操作不便,容易使根折斷受傷。母株翻出后,輕輕除去泥塊,按自然株分揩,修剪敗根殘葉,注意不可觸傷葉芽和肉質根。然后用凈水將根部洗干凈,放蔭涼處,待根色發白,呈干燥狀時,才可分拆上盆。如天氣漸濕,還須先在陽光下曝曬10分鐘左右,有利蘭花生長。

    分盆之后便是上盆,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為佳。新從山上挖來的野生苗須植于瓦盆,2~3年后方可換入紫砂盆或瓷盆。先在盆底孔上蓋以蚌殼、棕片等,上加粗砂、煤渣和木炭成饅頭狀,約占容量1/3。上加培養土約厚3~5厘米。一般不加基肥。然后將蘭放入盆中,將根疏密排好,加拌好的細土至距盆2~3厘米處為止,將蘭株稍稍提起,高度以假鱗莖上端與土面平齊為準,不可過淺或過深。輕壓盆土,使土與根緊密接觸,再用手指沿盆周圍壓實,以免澆水時造成空洞。最上層若敷一層青苔或碎瓦片,澆水不容易造成板結,并可減少水分蒸發。第一次澆水采用坐盆法,使盆吸足水分。最后將盆蘭放于蔭處約半月至1個月。這段時間須控制澆水,不可太濕。以后放置于半蔭半陽,透風透氣,早上能照到太陽處。盆臺要高1米左右,不能擺在平臺上,以防螞蟻和蚯引從盆底孔中進入,影響蘭花生長。培養土可用山上第一層山坡土,或用細沙與壤土3:7加腐殖質堆肥30%拌勻。培養土都要經過篩經消毒處理后使用。

    之后則是施肥,肥不施不行,多施、重施更不行。如新蘭上盆,盆土太肥,常不能成活,即使能成活,亦很少開花。如夏肥太多,則秋葉偏旺,常致明春報葉開花不佳。如秋肥太少,則影響秋冬之交地下花芽形成。如平日氮肥太多,葉子太肥,使葉與花的生長營養失調,就會發生不開花或少開花的現象。一般來說,葉芽新出,可用少量氮肥施幾次。春分秋分和花謝后20天左右,都是比較恰當的時節。施肥時間以傍晚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1次清水。每隔2-3星期施1次。同時每隔20天噴霧磷酸二氫鉀1次,促使孕蕾開花。視葉色施肥,是較妥當的辦法,葉顯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黑而葉尖發焦是肥過多,應停止施肥。肥料一定要腐熟,未經腐熟不能使用,忌用人糞尿.....”

    “如何栽種,才是一名園藝師最重要的手藝,你切勿舍本逐末!”

    “好了,今日考核到此結束,我給你個合格,還需要繼續努力!”

    “給你的書,你要多多看,記在心里,更要多多實戰,今天就到這里,咱們下周見。”

    說完,許衛國轉身離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