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克孜勒大学与天文台-《我的老婆是工程师》


    第(2/3)页

    所以自从图瓦共和国的国库有钱后,首先就是对基础设施进行修缮,其次最大的开销是对外投资,接着是教育投资。到了1999年,教育投入的金钱比之往年多了很多。

    “工厂需要源源不断的技术工人,这样工厂才能稳定的发展。”大明在某次被邀请去议会演讲说出了这番话。

    图瓦匮乏的就是勤勤恳恳的技术工人,毕竟广大的国民牧民居多,现有的工人则主要来自其他的联邦主体。

    政要们已经见识到了工业对于图瓦经济的重要性,1998年的p比之以往多了几倍,要知道整个图瓦区区二十多万人罢了。这一切还不是能源行业与军火行业的推波助澜?

    所以当图瓦开始重视教育后,首先得到资助的就是克孜勒大学。

    克孜勒当然也是有大学的,只是这个大学的师资力量实在不行,长久以来就是苟延残喘的不倒闭罢了。图瓦的孩子就少,到了上到大学的人更少。俄罗斯联邦本来规定是十二年义务教育,可因为福利体系全面崩溃的时代这些全成了昨日黄花,在图瓦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去谋生,能上大学的学生是在不多。

    克孜勒大学的校长卢比斯基亲自找到大明。

    这个人估计是希望得到一笔捐助吧,大明猜测着。坐在公司的办公室实在也没什么好做,见见这位校长也很不错,如果他要钱,适当赞助一笔也是极好的。大明这么想着就邀请卢比斯基进门。

    大明大量着这个人,他看起来很清瘦,个子倒是很高。

    作为一个老板,有时候不自觉的一股老板范儿就展现出来。大明穿着羊毛外套坐在老板椅上,仿佛就差敲着二郎腿叼着雪茄了。当然那样就太傲慢了,大明自诩还是个孩子,暂且就不用给这个客人太高的礼节。

    卢比斯基摘下他的帽子放在胸前,说道:“尊敬的弗拉基米尔,我这次来是希望你……”

    大明举起右手做了个推挡的姿势。“我大概已经猜到了,您是来要钱的。如果是支持图瓦的文教事业,我绝得自己有必要支持一下,只要赞助的费用不离谱,以及费用真正用到建设而非中饱私囊,我自然会大力支持。”

    这个孩子既然都清楚那么就直接开门见山的好,卢比斯基说道:“我这次来确实是希望得到你们公司的一笔赞助,为了克孜勒大学的发展,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天文台。”

    “啥?”

    “我是说,我们希望建设一个天文台,但资金实在有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