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无人机工程-《我的老婆是工程师》
第(2/3)页
这些都是上辈子的破事,在新的时空因为有两个特殊的孩子的出现,这些技术垄断将被打破。
无人机研究所,代号“蜻蜓”,由一位资深的老军工担任总负责人,他的手下也都是些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更重要的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国心。
付鹏举便是这位总负责人,之后的研发工作将是蜻蜓研究所与德新公司合作完成。许凉玥对这个人还是比较熟悉的,在关于某些武器的电子程序方面,他是派人早找过自己,现在搞无人机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了。
“早就想见见你们两个孩子,听说你们的父母也是搞军工的,那就是我们的同行。”最初的会面,办公室了付鹏举初次见面就这样说道。
“是的。”大明diǎndiǎn头,“如果我没有现在的地位,那么我的未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军工人了。”
付鹏举已经年逾七十了,共和国从一穷二白到尽头蒸蒸日上的国运,他是亲历者,现在眼前的这几个孩子都是不世出的的天才,或许正是天佑中华的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确实帮助了中**事产业的大忙,比如这个杨桃,战争中的那种超级炸弹正是她研制。另一个许凉玥,在电脑方面的才能令人错愕,她更像是“规则的制定者”。
他拍拍大明的肩膀,这个大男孩非常幸运,他居然有两个天才的妹妹。“还记得**说过的话,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早晚都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
“对,是她们才有我杨明志的今天。”说罢大明笑着瞧着自己的妹妹们,认识她们真是太幸运幸福了。
絮叨没有多久,这付鹏举很快把话题引到了军工行业上,别看他一把年纪,对于国家未来的军事工程都很有期盼。苏联解体后大量的原苏联科技被高价买过来,还有大量的专家从乌克兰俄罗斯赶来,中国的军事工程正在大发展。
他的话很能引起杨桃的共鸣,现在可不是一穷二白的几十年前,那时候很多军工人就端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大茶杯钻泥瓦房,简陋的研发环境无法阻挡科研人员的脚步,两弹一星都是在艰苦环境下完成的。
现在则完全不同,德新公司拥有非常完善的生产链,在俄罗斯的工厂已经在拼命返修旧坦克,就算是制造新的都没问题。
但这是造飞机,杨桃毕竟不是空气动力学专家,而大明呢,他是掌管大局的人,具体的研究并不参与。
付鹏举不可能把一切都寄希望于小女孩的聪明才智,在她看来姑娘虽聪明归根结底就是孩子,搞科研很是复杂,具体细节遇到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研发团队。
大明把一件小仓库设立为研究所的办公场所,这个仓库也进行了军事管制,最近的驻军就是胡诚河的部队,那边派出了一个连的士兵包围这个研究所,没有身份证明无法进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