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内部颠覆的机制-《读档九八》


    第(2/3)页

    想着,叶清婉就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杨帆沉吟了一下,说道,“平行架构,更多是用一种指导,协调的方式,却不是命令,领导的方式来整个所有资源,让下个各个企业形成足够的自主权,实际上就是缩短行政时间。否则针对市场上的问题,一层层分析研究下来,很可能就会错失良机。”

    “扁平化管理?”叶清婉问道。

    虽然说叶清婉的管理专业出身,可是现在已经自学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尤其是家庭原因,虽然郑昆骥跟郑国光,让她有了更好的条件。她明白现在的趋势已经从增加管理层次变成增加管理幅度了,这样可以减少中间层,而尽量减少管理层次,就可以形成一条最短的指挥链。

    制约管理幅度增加的关键是无法处理管理幅度增加后指数化增长的信息量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这些问题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面前已经不是问题了。

    杨帆点了点头说道,“对!减少中间层可以加快反应时间,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同样,把这些业务分开,也会增加活力。比如说,一个新业务在一个成熟稳定的公司里面,因为有着其他业务的支撑或许就不会那么迫切。但是成立一个新公司,那就是他们的全部,他们会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上面的。”

    叶清婉,“”

    内部颠覆?

    听到杨帆这么说,叶清婉想起杨帆所说的内部颠覆这个词。

    如果在一个公司里,很少会有人能下决心来颠覆自己的成熟稳定并占据市场优势的产品,甚至会有一批既得利益者会横加阻挠但是如果不在一个公司里,如果真能如杨帆所说的那种形成一种个人与公司共同发展的氛围,哪怕为了自己,怕是这个新公司也会拼命把自己的新产品做好吧。

    想着,叶清婉就忍不住摇了摇头

    她不得不承认,杨帆是真的狠!到现在,杨帆的意思已经在明显不过了,如果真的有颠覆,那么从自己公司内部开始颠覆。

    不管叶清婉怎么想,杨帆就继续解释着自己的设想,“日后战略部的存在,除了分析方向,判断前景之外,很重要就是要调整这些内部公司之间的问题”

    不可否认,哪怕同属启航的公司,一旦有颠覆的情况出现,如果不加控制,恐怕竞争手段也会有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说,如果到智能机时代,微信没有在内部出现,而是另外一家公司,恐怕会拼了命的去干掉它,因为这是挖掘帝国的根基。可是在杨帆现在的调整下,很可能微信并不会在内部出现。
    第(2/3)页